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学习指导

课题范例A2: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出路与选择



作者:admin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12-03 11:32:09     浏览次数:  



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出路与选择

----初探昆明市生活垃圾处理

云南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美丽而神奇的省份,地处北纬21.8-29.15度和东经97.31-106.11度之间,东西横距864.9公里,南北纵距990公里,江河众多,源远流长,水资源十分丰富,湖泊繁星般散布高原上,景色艳丽,风光入画,山多,坝子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复杂多样,立体多变,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富饶。昆明市位处滇中,是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昆明的城镇建设历史是云南省城镇建设历史的缩影和典型代表,既呈现着云南城镇建设历史的古老记忆,也书写着云南城镇建设的现代篇章。

昆明市辖5个区(盘龙、五华、西山、官渡、东川),1个市、8个县。全市(不含东川区、寻甸县)建成区面积达125.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815/平方公里;住宅人均使用面积和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12.89 平方米/人和10.31平方米/人;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3.21辆台;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为6.6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82平方米;建城区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分别为21.26%24.10%;城市污染处理率达58.23%;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处理场(12个填埋场);日处理能力约为250吨、处理率达31.11%。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使昆明形成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进入21世纪,我们怎样描绘未来,怎样像保护眼睛一样爱护美丽的春城,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由于昆明市地形四周是高山及山地,而城市垃圾处理场分布于山地上。由于垃圾的填埋或焚烧难于解决污水下浸和大气污染,地下水已受到污染,城区空气污染日渐严重,已影响到美丽城市的生态平衡。本人就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提出浅论。

在我国,多数城市已逐步陷入垃圾围城之中。据有关资料统计,废弃物中的固体生活垃圾:美国人年均产生垃圾达600公斤/人、欧洲人年均达320公斤/人,亚洲人年均达200公斤/人,中国城市每天人均产生0.8公斤生活垃圾,而且目前我国电冰箱的社会保有量约为1.1亿台,洗衣机1.58亿台,电视机3.2亿台,2002年报废冰箱400万台、洗衣机500万台、电视机500万台以上,预测2003年开始大量更新,在加上电脑已开始逐步出现报废,使其有毒固体垃圾逐年增加。全国每年垃圾存量达60多亿吨,占用的土地面积超过5亿多平方米,一些城市发展到无适合场所堆放垃圾,导致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恶化。

   昆明市聚集和居住着400 万人口,每天产生的垃圾源源不断运往垃圾处理场。

垃圾的数量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而且现在的人们环保意识的素质还很差,垃圾不能分类,所以运往垃圾处理场的垃圾占地面积较大,垃圾处理手段落后,垃圾处理场的生产所需资金逐年加大,致使环卫局的卫生管理压力加大,难于维持现状。怎样才能既处理好垃圾又能节约生产资金,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垃圾的处理:

1        固体垃圾垃圾的分类和数量

固体垃圾分为:

 a:工厂产生的垃圾(分为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有废金属、废玻璃、废木材、废钢铁等。

不可回收垃圾有炭渣、粉尘灰、废电石粉等。

 b:居民生活产生的垃圾(分为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很多:塑料、蔬菜叶、玻璃、废木料、废纸等。

不可回收垃圾有房屋装修产生的废砖块、废水泥、废电池等。

昆明市的生活垃圾每日大约1600-3200多吨,工业垃圾每日约1000多吨。若一日不清理,那么,昆明市将成为一个废物满街的龌浊城市。

2        目前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环保意识差,对垃圾处理分类缺乏认识,资源使用量过大,而且浪费也很大,乱丢乱弃现状严重,虽然各级政府竭尽全力配置垃圾回收设施,还是远远解决不了现状的需要,特别是环卫站才新建的分类垃圾桶,不到一个月就被毁坏或盗走。另一方面,昆明市的垃圾处理场少,垃圾处理厂设备简陋,资金严重不足。

据调查了解,当前昆明市处理垃圾的相关政策还不配套,垃圾处理的统一管理和处理工艺还达不到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要求,处理垃圾的方法仅只是采用填埋法或简陋焚烧法,这样,难免会造成空气污染或水源污染。昆明市处理垃圾的设备和工艺达不到技术要求,其原因是:垃圾处理厂设备简陋,要更新设备投资又大,资金来源短缺,单纯靠政府投资,而无社会来源。

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是九五期间的重大举措,全国开展有关污染物治理的方法、政策、标准、技术、装备的研究,同时与《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紧密结合。中国环保产业技术设备发展的重点是大气污染和水源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在九五期间需要用于污染治理的4500亿元投资中,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需求共计1450亿元,占总投资的32%九五期间尤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所占比重较大。

云南省1995年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5%,像我国这样发展中国家,环保投资至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5%,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环境恶化的一个直接原因是环保投资不足,要控制污染,改善环境,不增加环保投资是办不到的。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昆明市城市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如图:(1

吨数:

城市垃圾在产生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有机物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但是,由于大城市的生活垃圾构成中有机物成分占总量的31%-36%以上,无机成分约占60%,废品(包括纸、金属、塑料、织物等)仅占4%-6%

同一城市不同地域的垃圾成分也有所不同,高级住宅区的垃圾中可回收废物(塑料、纸类、金属、织物、玻璃的含量约占82%,普通住宅区约占47%,厨余和砖瓦则明显低于普通住宅区,与发展国家城市垃圾成分相近,但是,由于普通居民生活还不高,垃圾中厨余物含量较高,因而含水量较高,致使垃圾的热值较低。

国家环保局于94年开始在全国推行了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以及许可证的试点,为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国家环保局开展了废物交换试点和推动废物集中利用处理、处置。98年开始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把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促进了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

近十年来,我市陆续兴建了一批城市垃圾处理、处置设施, 城市垃圾处理率迅速提高如:(图2

1996年垃圾处理率只有25%,到2001年垃圾处理率到55%以上,国家环保九五计划要求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控制在11.1亿吨,其中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9.3亿吨,城市生活垃圾1.8亿吨。目前,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为: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热解等。昆明市的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是填埋,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焚烧量约占1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45%。城市垃圾无害处理率达到50%。综上所述,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还达不到现代化城市的要求,由于环保投资还达不到需求量,致使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环保问题逐渐突出。要使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必须解决环保设施对投资的需求量。

3        解决环保设施投资的需求途径

目前,我国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基本上是属于两种模式,即:政府建政府营政府建企业营。前者是完全由政府上项目,出投资,包运行的政府行为,几乎同市场经济脱节;后者由政府建设,建成后由企业负责运营,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政府仍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和运营费用补贴。我认为,采取“BOT”模式(建成-运营-移交)方式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市政府出让垃圾处理的经营权、收益权,制定优惠政策,来鼓励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建设、经营,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谁投资,谁受益,而项目的投资者在规定的经营期限结束后,将该项目的产权和经营权无偿移交给政府。在“BOT”模式中,企业承担了投资、运行的主要角色,而政府的主要职能则只是对企业的建设和运营进行监督,从确保其工程质量和处理达标排放,完全避免了投资、运营风险,尽快地筹集资金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

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

一、   填埋方式处理生活垃圾

优点:投资小,见效快。

缺点:占用大量土地,运行成本高,管理维护难,安全隐患大,政府负担重,垃圾填埋二次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大,综合利用率低。

二、   焚烧发电法处理城市垃圾

优点:投资适中,既可处理垃圾,又可发电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占地面积小。

缺点:生活垃圾焚烧供电,需一系列垃圾焚烧室及设备,需焚烧强制辅助燃烧器和燃烧辅料,防止产生二恶英和呋喃的烟气处理净化设备等,造成运营成本高,设备维修难,管理难,资源利用不充分,综合利用不理想,投资回收慢。

三、   热分选、燃气化技术处理城市垃圾

     缺点:投资大,科技含量高。

优点:无公害处理城市垃圾,资源利用率高,投资回收适中。

其工作原理为:为使城市生活垃圾更有效地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继单纯的焚烧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供热、发电)后的第三代全新热分选,燃气技术。是将生活垃圾的能量采用直接转化成城市燃气的方法,并实现低污染的最佳选择。

这是一种全新的集等离子、高温、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处理垃圾的方法。它没有传统的焚烧炉,而模拟地层中的高温高压化工过程,将生活垃圾气化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经高温高压将生活垃圾中的能源部分转化成为可燃气体。由于该等离子在2000度高温,加上一千吨压力的作用下,垃圾中的水分被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然气中可参加燃烧的有效成分,氧气起着使碳氧化的作用。在2000度高温及1000吨压力下使垃圾产生焦化。在补充供氧及计算机控制状态下,生成一氧化碳气体。高温高压可同时摧毁垃圾中最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及成分,经多级碱和活性碳净化处理。由于整个过程是全密封的负压环境状态下进行的,则不会产生对外扩散作用。因没有燃烧过程,其碳烟和其他有害气体也没有生成条件,因此不可能产生污染物排放。同时也没有二氧化碳、氮、氢氧化合气体排放。从而减少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形成,降低对臭氧层的破坏。最终的残渣(25%-30%左右)可用作铺路和其他建材。由于重金属被2000度高温熔化在非晶体的玻璃体中,通过这种不起化学作用的处理,可对其再次利用而没有污染危害作用。怎个过程实现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二次污染,从而使生活垃圾转化为城市燃气,达到零污染。

5        降低处理城市垃圾运营成本的途径---

         相关政策的配套与管理

垃圾与其他废物一样,具有两重性。一个过程的废弃物,往往可以成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料。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从生态角度讲,垃圾是污染源,但从资源方面看,垃圾是地球唯一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资源。若采取用“BOT”的模式管理运营,政府减轻负担,而企业经济效益又从何处得到保证呢?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进而产生经济效益,这才是企业投资垃圾产业的内在动力。与其他项目相比,尽管投资回报率较低,回收资金周期长,但由于风险小,收益稳定,加之政府给予相关政策和严格管理制度,对投资者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

就昆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在清扫保洁、运输方面无可指责,管理的比较好,但垃圾的收集与分类存在不少问题,就此提以下看法:

政府要针对环境管理出台对垃圾处理相关政策。集中体现为:统一管理、集中处理,确保经营者的经营权、收益权,如目前在昆明是麦冲、十里冲、浑水潭、老马山、普吉、两面寺等垃圾场,拾荒者无数,把可回收垃圾全部拾走,既流失资金,又给填埋场难于管理,留下安全隐患及拾荒者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城区垃圾中转同样存在,一些人将可回收垃圾占为己有,造成经营者收益和经营权受到损害,所以,政府应出台将废品回收与垃圾处理统一管理、集中处理的政策。

在垃圾分类方面:要从对市民教育与相关的经济杠杆入手。如可以按市民生活社区和商业网点划片,实行垃圾回收有偿服务,对按要求进行分类的垃圾可以采取回收可回收垃圾给予奖励或按质按量给予有价回收,回收不可回收垃圾采取适当收取费用,对没有分类而混装的垃圾则采取收取双倍垃圾清扫处理费;对街道清扫的垃圾,由保洁员负责监督垃圾的分类(如北京乱丢烟头罚款5元的方法等);对社区和商业网点片区及街道片区宣传工作做得好的责任人给予政治及物质奖励,有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给经营者创造了有收益的经营环境,直接或间接地降低营运成本。

降低营运成本的又一途径是加强管理。即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要遵循精简、高效、科学的原则,防止机构重叠、机构责、权、利不明确、人浮于事而阻碍管理。在用工方面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如在垃圾处理高峰时可多聘钟点工(见图34)或加强宣传、动员义工参加管理或劳动,尽量减少长期合同工的聘用。

(图3):

全年垃圾产生高峰情况

(图4):

每天各时段垃圾产生情况

在垃圾处理流程中要科学地编制处理工艺,做到初分类回收物资与处理回收物资有序,如:塑料、有色金属、玻璃废纸等分类回收,能进行初加工提高经济价值的物资,应尽量创造条件进行初加工。

6        初估投资与资金回报率的分析

据有关资料:采用国产化设备,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即可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而单位投资成本约30万元/吨,比进口设备降低50%以上,运行维修费用降低15%以上。资金回报率与政府给与优惠政策相关联,若采用“BOT”模式,政府给予:

1)、政府补贴企业垃圾处理费70/吨;

2)、政府保证以0.80/立方的气价收购生产的可燃气体。

3)、政府保证企业25年运营期(不含建设期)。

4)、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节回报资金,资金回报可控制在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2-3倍。例如: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设计日处理量生活垃圾400吨,则产气20000立方/可燃气体,另外收取政府垃圾处理补偿费和可回收物资处理费,再扣除运行费用和设备折旧费,该项目约12年可收回投资。

综上所述,垃圾市场将日渐成为投资者眼中的一块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指导教师:陈博梅

              课题组长:王震

              课题组源:将承均

         

 

参考资料:《中国环保产业技术市场及规划》

          《中国环境报》

          《云南环境科技》 

 

 专题内容

昆明八中运动会


青春飞扬,是跑道上你们的身影,我们的友谊珍贵而美好。深刻铭记的,是你的...

昆明八中高中招生专题


科技节&外语节


每年一度的昆明八中科技节与外语节活动又将拉开序幕,在我们优良传承的历届...
昆明八中电话:0871-63622647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628号 昆八中邮编:650222
昆明八中信息化项目开发建设部      八中版权所有

滇ICP备12007009号

云南省公安厅备案编号:53010203302057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