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八中校友 » 校友文萃 » 校友作品

学生习作-9月刊



作者:admin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9-16 10:07:58     浏览次数:  




如何才是真正的成长
高2016届10班 王翔

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一句话:赢在起跑线上。

相信大多数的中国家长对此话也并不陌生,一种新的“中国式”教育便油然而生。

在我们父母的那一辈,没有足够的条件去接受教育,所以他们将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费尽心思的想让我们成才,出人投地。从胎教、学前班到各种艺术班、奥数班和辅导班,总是让我们应接不暇。
正因为有了中式爸妈的督促,在这中国式教育的背景下,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式学子。

对于“虎妈”“狼爸”“鹰爸”,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们崇尚的是典型的中国教育观念,认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才会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的确,“狼爸”的儿女都成了个顶个的名校学子;“虎妈”的女儿们也很优秀。只是,对于他们的儿女而言,却似乎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大家应该也听说过“羊妈”“猫爸”吧,他们所采取的对儿女温柔的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并不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与“虎妈”“狼爸”相反的是,他以顺其自然的态度让孩子自由成长。所以,中国式教育总体来说是一种严格与包容并存的教育体制。这种体制让中国学子成长为了不同的人才。

教育方式虽不同,却都使中国进入了提前教育时代,这俨然成为了一种定律。

但是如果放眼国外,便发现所崇尚的是一种自由式教育。

西方教育注重孩子对自理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多数西方孩子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的状态。对于美国的教育理念,有人提倡,有人反对,但是与中国式教育相比,显然有其合理之处。

中国孩子,他们从内心来讲是需要自由的,是需要父母放手的,不需要过多对自由的约束,不需要过多的提高班。尽管在放手之后会出现许多症状,但是从长远看来这仍是值得尝试的。我们的青春应该由自己做主。

中国的父母为了下一代牺牲了自我,一生围绕孩子,消磨了青春,磨平了热情,也燃尽了生命。中国孩子为什么不能学会更加自由,我们想要的,是父母放开手,让我们自由的成长。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高二10班 丁娜

不忍提笔,只因星陨南海,那是中国诗坛一个永远的痛;不敢提笔,只怕学识浅陋,蒙羞你名冠唐朝的星辉灿烂;而今执笔,只因心揪难耐,纵然疼痛,即便浅陋,也要书写你的旷世奇歌!

历史并没有给你留下过多的空间,让你如同过往烟云,一吹即散。迁徙于后世的人们,只能凭借你留下的千古绝唱袅袅余音,猜想你的达人知命、笑看人生,感悟你的意气风发、胸怀大志。身为“初唐四杰”之手的你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可是即便如此,你仍然豁达开朗,吟诵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让世人见证了你的坚韧。

 初生牛犊不怕虎,年幼的你出身名门,聪敏异常,六岁善文,九岁著书,十六岁及第,十七入朝面试••••••这样的你,让人惊叹:翩翩少年,丰神才俊,英气绝伦,名噪长安。可是谁曾想一篇无意之作《檄英王鸡》令你卷入纷争,惹来无端祸难。涉世不深的你又怎会懂得官场的黑暗,正是由于你“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性格,使得你的本意便这样被扭曲,偌大的长安城竟无你的安身之所。你的才华,你的抱负,全都不过是上位者眼中的游戏罢了。但正是因为如此,你于俯仰之间,挥笔而就,展袖而奔,让人看到了你的才高倾世。哪怕为了兄弟情谊,私藏罪奴而锒铛入狱,命系深牢,却不畏那寒冽的剑芒,悠然吟诗。生命于你不过是一场舞蹈,舞跳完了,自然也该谢幕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秀丽如画的风景、荡气回肠的歌声,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蓬勃向上的人生态度......山川景、人文景、宴会景与宾主情、父子情、志士情融为一体,令人为之动容。他用唯美的笔调述说着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欢乐与苦闷,抑郁与追求。从滕王阁永不退色的壮丽图画中,我们虽然隐隐捕捉到了王勃豪放超逸情致之外的些许无奈,读到了那份萦绕在他心头的个人宦途失意的低沉感慨,可他毕竟是他,他没有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我们看到他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化悲凉为旷达的豪迈。他用坚韧不拔的意志,乐观开朗的情怀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拨动了生命的最强音,奏出了与命运抗争,不甘沉沦、积极进取的交响曲。

斜阳已成余晖,人去,鸟去,一片寂寥独留。


捭阖阴阳,易于不易

《易经》又被叫作“周易风水”,它是一部解开宇宙及人生奥秘的宝典。很多人认为《易经》是一本占卜迷信之书。实则不然,它蕴含了古人无穷的智慧;而占卜,不是告诉我们结果,而是结合天地不易给出我们一种可能。

《易经》分别由上古伏羲氏、周文王及孔子三位名垂千古之人完成,其中也包括极少的道家思想。

而《易经》给我感触最深的,分别是“易”与“阴阳”两部分。

“易”分为“变易”、“简易”以及“不易”三大原则。“变易”告诉我们在茫茫宇宙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简易”告诉我们,宇宙万物的改变,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瞭乱。但只要我们能懂得其中的规律、原则,就会非常简单。在万物的变化之中,却又有一些东西永恒不变。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永恒不变,才能支持着万物无尽的变化,这就是“不易”。

“易”的概念听上去无比奥妙,实则发生于我们处处的生活之中。

正如学习一样。新的知识与旧知识互相交错,形成了很复杂的知识网络,就如“变易”。而知识之间总有关联,只要有着清晰的逻辑思维,善于发现知识网其中的规律,就会像“简易”一样简单起来。但在摸索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着一颗好学上进的心,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这是“不易”。

在“易”之道学习之时,也需要注意“阴阳”之道。

“阴阳”是一个可简单可复杂的概念。简单与复杂实则就是一对阴阳。据《易经》记载,阴阳于宇宙之先,万物皆阴阳。阴阳互对立,正如白天黑夜不并存;阴阳互补,白天之后是黑夜;阴阳亦共存,白天黑夜都存在于宇宙中。

而阴阳给我感触最深的却是一句语:“阴阳则阳,阴极则阳”。

当我们身处于苦难之中时,不必悲叹沮丧,不必为此失望。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不放弃地努力下去,祸去福来,否极泰来。

而当你身处于幸福之中时,不能傲慢自居,乐极生悲,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无论你处在什么环境中,都不能掉以轻心。保持清晰的思维,认真分析事物的阴阳之道,将物极则反铬计于心中。唯有如此,才能度过山重水复的困境,创造柳暗花明的未来。

学习《易经》不是为了占卜,一个人不能问结果去做事,人生旅途是观察沿途的美景,而非一味赶路。旅途是一种分享,一种付出。付出是一种爱,爱是快乐的,快乐需要微笑。微笑,没有沮丧,只有付出的成功。

教师点评:介绍清楚,体会真切。有时候,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南非发现3106.75克拉钻石被成功切割。对于见过何鸿燊先生218克拉钻石的我来说,这个数据的确有点吓人。

钻石虽好,却也不是人人都爱。有些人认为它璀璨而无瘕,有些人对之却一笑置之。

这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立场不同。

一方是配角,一方是主角。就好似普通的黑石与钻石一样。嵌在路中的一枚小小的黑石看着嵌在皇冠上璀璨无瘕的钻石充满了不甘。墙中的一枚黑石对于钻石却视如不见,因为它知道,少了它,墙会倾斜甚至倒塌,再宏伟的建筑也会因为它成为废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每个人的人生都独一无二,别人的成功只属于别人。

或许这条路会不尽平坦。总要经历狂风骤雨,但雨过天晴之后,翱翔在天空的身影依然奋力高飞;总会迷失在山重水复之中,但柳暗花明之时,驰骋于大地的背影将通往成功。

然而,当意念倒下的时候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只有不屈地与苦难对抗,才能像璀璨的钻石一样,经历千磨百炼,最终完美而无瘕。

要成长,就不能迷恋襁褓,不能害怕摔倒。这条路上只有一个主角,就是我自己。即使经历再多的艰难险阻,即使面对再多的流言飞语,但我依然站在属于我自己的舞台上,收获着属于自己的掌声与喝彩。

因此,经历是一种财富。是料峭山风吹醒了竹杖芒鞋的苏轼;是飘零小屋唤起了沉醉于闺阁的李清照。而我,会在跌倒中积累行走的经验,会在行走中体验人生的风雨,体验生命的辉煌和苍凉。

人生苦短,想要拥有丰厚的人生,就应该勇敢地甩掉襁褓,不拒绝走路,不害怕摔跤。

坚定理想,踏上属于自己的路,不做只为他人喝彩的鼓掌者,而是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

教师点评:从钻石说起,到生命,到成长,很有味道!行文也很合理,很动人。


我不懂的陶渊明
高二10班 杨薇

点一盏清灯,斟一杯美酒,于是我便看见了你,不拘世俗,傲然挺立的你,我想我即便用一生的时间也无法读懂你。

你做官的原因很简单,很直接——无长计以维生,求三餐温饱。我欣赏这样纯粹、坦然的你。你不会遮遮掩掩,因家贫而自卑,找一些借口来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当当是真性情。斗迹官场,面对官场黑暗,你不愿将就,黑暗也未能将你侵袭,你犹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仅八十天,你辞官归去。原因依旧那样直白:深愧平生之志。你并未倒处奔走,向众人述说官场无奈,令你无法忍受,我想或许是你不愿意,亦或是官官相护,既不愿与之为伍,也不必将所有黑暗曝于阳光之下,有光的地方自然有影子,世间又有几人清高?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开始不懂了。或许你那个时代的人都为了求取功名而读书,为了一个官职贿赂上级,在场之上尔虞我诈,铲除异己无所不用其极。而你便是这样一个时代的叛逆者。辞官后,你将要面对的是团厄的生活,你却轻蔑一笑,转身离去,留下一个坚定的背景,毫不再乎他人眼光。我想你的性格也不适合官场,你太过纯粹直接,你会向当权者甩出“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样一句话,那样的时代,这样的人,只有你,唯有你。

也许你更适合躬耕田亩。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我无奈笑了,越发不懂你。你“晨兴理茺秽,带月荷锄归,”得到的便是这样一番光景,你却不恼,只是这样地随性而为,我承认,我嫉妒你了。你可以悠然自得地去采菊花,为自己准备一壶佳酿,这听起来是多么舒服的生活,可是你的处境在我看来却不是那么舒服。“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你却“晏如也”,我真真不懂你。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审视你,我觉得你是一个社交障碍者。每当亲朋邀请你喝酒,你就是抱着不醉不归的想法去的。你去到朋友家,坐下来就喝酒,喝醉了就离开,从未有过基本的问候、寒暄,或是为去留问题苦恼。能成为你朋友的,想必定是交心知己,他们很懂你。但有时候我也会想做你的朋友应该很辛苦吧,但却又是那样想成为你朋友,因为世上再无第二个如你这般的人,神经大条,情商极低,却令人觉得莫名地想要靠近。

我不懂你。明明有机会为民请命,但你却辞官了,而你的文章中却又透露了你忧国忧民的情怀。你心中的理想社会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你乐安天命,却又感叹吾生行休,《归去来兮辞》,明明是一篇描写辞官归去田园,弃绝世情的文章,文中的所有景物都是那样充满生机,超然物外的,但我却隐隐觉得并不是这样的。你还有牵挂。牵挂国,牵挂百姓,牵挂你所在乎的,你无法也无力去挽回历史潮流,但你却能留下一丝牵挂,国将不存,何以为家?是啊,生于尘世,真能做到无牵无挂?树欲静而风不止。

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我想这才是真正的你,不刻意追求“出世”或“入世”。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境遇都泰然处之,但绝不随波逐流,始终是那样一枝倔强的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如你,一如你所爱。

我不懂你,不懂你的洒脱,不懂你的离开,不懂你的自在,不懂你的悠然。我亦认为你,陶渊明,无人能懂,因为你的心上,是我们从未到过的地方,那里,或许有着你全部的坚定与执著,我们不懂。

人淡如菊,世间百花,你独爱菊,正如你淡而不厌,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自显,但是,真正的你,是如此这般吗?

我不懂,你便是一本让我永远也读不懂的诗书。

 

临水照.佳人往事
高二10班 杨薇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诗意的你,清雅、淡雅,倔强,不屈,你,便是那乱世中的美神。

回想当初那个少女,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你在春天的微风中轻荡秋千。是啊,杏花开了,微风卷起一场杏花雨。秋千荡起,罗衣轻飏,你伸出纤纤素手,轻接风中花瓣,你笑了,那浅浅的笑,那风中飞扬的微粉花瓣,那洁白的轻衣,交融于风中,比早春的阳光还要明媚动人。只一人,遗世独立。这时,有客来。你蹴罢秋千,你整理衣裙,想要回到屋子里去。无奈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于是,你便见到了他,那个你想见又不敢见的他。他一定是一位举止不凡、风度潇洒,温润如玉的翩翩君子,或许,你已经实现了你少年时期的梦想,你嫁予了他为妻,或许他便是你此生寄托的良人——赵明诚。若干年后,再次回想当年杏花微雨,不知你心境如何,是否酸涩异常?若,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你们依旧会像当初那样幸福甜蜜。

花开的时候最珍贵,花落了就枯萎,错过了花期花怪谁,花需要人安慰。一生要哭多少回,才能不流泪,一生要流多少泪,才能不心碎?你是那么地倔强不屈,对于南宋偏安一隅,醉生梦死的生活你无限愤慨。“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你只有在月下长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虽是一介女子,可你的心胸却如同男子一般忧国忧民。两宋交迭,也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故。匆忙南渡,遗失了收藏多年的金石字画,这或许不是大事,可是他,却去世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你的心,已死。风往尘香花已尽,在梦中,也难相见。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是疼彻心扉。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怎样捱过那漫漫长夜?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秋雨绵绵的黑夜。缠绵的小雨,一圈一圈荡开,密密匝匝地重击你的心房,你缩坐在床上一角,双手环膝,没有了他浅浅的呼吸与温暖,再也没有了…….说不尽,无佳思。可惜,秋雨不解人意,依旧下着。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依?你叹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最终,只落得:“花自飘零水自流,”没有办法消除的愁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自古,女子命如夕颜,朝开夕谢,你却用你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一世传奇,让世人知道,宋还有这样一个奇女子,史书工笔,你永久地刻在了史书上,也刻进了我心里。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你用笑点亮了春风,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如此,繁华北宋落下惟幕。

评语: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对人物的喜爱和理解,考据有深度。

 

 

红颜,多薄命?
高2016届10班 陈泽星 指导教师:王云崖

一直在纠结写点什么好呢?反正刚开学,就从《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写起吧。

书的封面确实文艺,但那段话,却足以概全书:人人都知烟花灿烂,谁知烟花更寂寞,四个生如夏花的女子,他们的美倾城倾国,而她们的爱更让人唏嘘不已。倾城倾国以后,爱情无处可长,只有一地断井残垣。所以,阮玲玉,为情而死:蝴蝶,为情而生:周璇,为情所误:上官云珠,无情可为。

一言既之,红颜薄命。

从褒姒到杨贵妃,自虞姬到昭君,更不必说众人皆知的西施、貂蝉。好像一提到古风美女,心中就带着一股悲怆。但读过此书后,我还是特别无聊的花时间想了,红颜,真的多薄命么?为何薄命呢?

两情相悦易,执子偕老难。每个时代的美女,好像都不缺人追。但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女神是屌丝能追到的吗?古代最讲究门当户对,司马相如那种励志的故事可不是人人都有,所以,女神都被当代的高富帅或当权者给勾搭上了。但高富帅么,花心居多:当朝皇帝么,后宫佳丽三千人。更何况越是在皇帝周围,越容易受战争牵连,纵使三千宠爱在一身,也落不得花好月圆,风花雪月。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男权思想过于浓厚。“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似乎天生就是给男子当家庭主妇什么的使,或者为妻,或者为妾,武则天或慈禧太后一类的更是想都不用想。自然,当阮玲玉面对张达民的控诉,只可留下“人言可畏”自杀而亡。上官云珠面对红卫兵的指责,也不过有口难言,还有那数不清的悲壮女子,都倒在传统思想中。

纵观历史长河中,女性本身的心理特点好像也是原因之一。男的帅哥,潘安给八王之乱废了,兰陵王被皇帝赐酒废了,汪精卫找死给废了,张灵甫战死沙场,也废了。但无论多么悲剧,起码男的还没有听说为情所困,跳楼致死。(屈原等不算)而对于女性来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也促成了红颜薄命。

上述几个理由证明了中国特殊的历史造成了红颜薄命。当然,外国也并不是没有这方面的例子,像著名的梦露和戴安娜王妃都英年早逝。但毕竟西方国家一直强调男女平等,因而绅士思想为悲剧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阻止作用。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我们人类的脚步也已经前进到21世纪,那些曾经的历史印记都被新中国的焕然一新带走了。自相想来,在今天这个时代,似乎不太容易出现红颜薄命。

更何况,在今天这个年代,软妹子早已被女汉子给淹没了。真正的红颜薄命,诗情画意是否还在,我们不得而知。但起码,不要忘了那些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悲怆一抹的“临水照花人”,那就够了。

教师点评:从民国美女说起,谈古论今,有思考,有感慨,既细数历史上的红颜薄命,又能联系现实暗藏针砭,反映出自己较好的知识积累和阅读体验。   

 专题内容

昆明八中运动会


青春飞扬,是跑道上你们的身影,我们的友谊珍贵而美好。深刻铭记的,是你的...

昆明八中高中招生专题


科技节&外语节


每年一度的昆明八中科技节与外语节活动又将拉开序幕,在我们优良传承的历届...
昆明八中电话:0871-63622647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628号 昆八中邮编:650222
昆明八中信息化项目开发建设部      八中版权所有

滇ICP备12007009号

云南省公安厅备案编号:53010203302057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36号